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振兴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化基础、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对于宣城市宣州区实施“工业强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意义重大。近年来,宣州区委、区政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围绕“工业强区”战略部署,将“专精特新”培育工作作为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精心化培育、多维度提升、精准化帮扶等举措,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取得一些成效。但对照苏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先进地区竞争态势,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为助推宣州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如下:
搭好舞台,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g60科技走廊等战略机遇,树牢工业强区理念,全力推进“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建议成立由区政府领导为组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领导小组,适时组建工作专班,安排“专班专员”上门服务指导企业。二是注重政策引领。建议出台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同时梳理主导产业链、供应链上的缺失环节和“卡脖子”环节,抓好延伸产业链招商,为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提供支撑,加速提升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三是完善梯度培育。借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优秀经验做法,加快培训形成由省“专精特新”企业、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组成的中小企业梯度升级链,形成龙头引领、中坚强大、活力充沛的“雁阵式”企业梯队。同时,动态培育“后备军”,做到“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示范一批”。
夯实后台,强化要素服务保障
一是对症诊断解难题。借鉴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优秀经验做法,编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诊断书,通过建立百分制评分标准,提供贴身服务,以表格化、清单式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各项实际困难。二是金融支持助发展。建立“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清单,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量身定制如“专精特新贷”等专项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融资服务。引进产业资本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引导推动企业主动对接“新三板”、北交所等资本市场。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宣州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助推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点,开展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改造试点,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宣州区“专精特新”企业需求,开发一批面向典型场景和生产环节的工业app,推动企业从“专精特新”产品生产向“生产 后续服务商”转变。
建设平台,注重科技创新协作
一是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建立经信、科技等部门联动机制,在企业技术改造、科技项目支持等方面共同发力,支持企业聚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创新项目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加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全省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支持科技型企业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依托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引导科技型企业入驻设立研发中心,加速对接科创资源,构建“研发在外、转化在宣”发展模式。三是夯实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创新“十强”示范引领作用,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加强从科技攻关、研发平台、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带动全区“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质量提升。
摆起擂台,构建人才支撑机制
一是抓好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依托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宣城市高级技工学校)职教资源,围绕宣州区“专精特新”主导产业,深化校企合作,采取“冠名班”“订单班”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更多专业技能人才。二是加大高端人才的引培。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通过“政聘企培”靶向招引紧缺人才,为专业人才引进开设绿色通道,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三是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家培训。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圈,定期举办沙龙、培训、诊断、对标等活动,促进企业间合作。探索场景式实训和跟班学习培育模式,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家队伍的锤炼。
走上前台,大力弘扬实业精神
积极弘扬新时代宣州精神,把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争先进位的具体行动和实践检验。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鼓励全区中小企业深耕实业、专注执着、不断创新,牢牢掌握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在每年度的综合表彰中,设立“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奖项,激励中小企业尽快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激情,对“专精特新”企业在推荐政协委员、各级劳模、优秀企业家等各种评选评比时予以倾斜,真正让创新人才、实干企业家有为有位。
(作者单位:宣城市宣州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