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产种、用种、供种大省,水稻种子出口全国第一大省。安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比较突出,杂交水稻育种和小麦耐赤霉病品种选育技术处于全国第一方阵,育成的5个杂交水稻品种进入全国推广面积10强。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值在全国排名靠前,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升。现有农作物发证企业324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育繁推”企业12家。全省共有45个畜禽品种资源,皖西白鹅、淮猪、安庆六白猪、皖南花猪和中蜂等5个地方资源品种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截至2023年底,我省13家企业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入选企业数位居全国第6。
但是,我省种业发展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协同创新不足、力量分散,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及关键基因发掘利用不足,生物育种与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滞后,重大突破性自育品种缺乏,特别是抗赤霉病、抗穗发芽、耐倒春寒小麦品种,抗稻瘟病、稻飞虱水稻品种,抗南方锈病玉米品种,适宜机械化生产油菜品种,高产高油大豆品种,短生育期油菜、玉米品种,适宜安徽地域特点的其他作物高效专用品种等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制约种业强省建设的因素有很多,集中表现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两方面,科技创新方面主要有种质资源不足、育种人才有限、种业创新平台不多、制种基地不稳等诸多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缺乏动力,利益联结机制不活,协同创新平台不稳等,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种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缺乏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同质化、低层次重复研究现象突出,无法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难以研发出突破性技术和品种。
2.大部分种业企业育种能力较弱。从事种业研发的科技人员分散在全省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80%以上的育种人才集中在科研院校。除了丰乐种业、荃银种业外,80%以上种业企业没有育种能力或育种技术落后。我省每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只有十几个,而河南省每年有一百多个。我省淮北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中,河南品种占50%以上,本省自育品种只有20%以上。
3.种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够,如2021到2022年,省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亿种业发展资金,但,从2023年开始压减到7800万元。种业企业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为3%,远低于全国6.1%的平均水平。河南省2022年投入种业财政资金4亿多元,同时设立了河南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总规模将达到30亿元。
4.缺少省级种业资源整合平台。民营种业荃银已转央企,丰乐种业是合肥市地方企业,皖垦种业也是部门企业,安徽缺少省级骨干种业企业。河南、江苏、四川等省份都成立了种业集团,四川种业集团注册资本15亿元,江苏种业集团注册资本达20亿元,河南种业集团注册资本5亿元,河南省把种业集团纳入河南省中原农谷建设项目之中统筹推进。
5.我省“江淮实验室”建设缓慢。湖北省2020年组建了“洪山实验室”,湖南省2021年组建“岳麓山实验室”,河南省2021年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江苏省2022年组建“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浙江省2022年组建“湘湖实验室”。各省明确了投资规模,确定了运行管理的主体,均取得较好成效。
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的关键堵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种业协同创新,助推种业强省建设。
为此建议:
一、明确区域分工,强化协同创新。合肥打造种业之都,建成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和金融要素集聚区,引领带动全省种业发展;皖北(阜阳、宿州)建设旱地作物育种分中心,重点强化小麦、玉米、大豆、甘薯等育种能力;皖南(芜湖)培育常规稻和绿肥育种分中心,其他地方突出自身优势建设特色育种实验室。
二、建立股权配置、收益分享等机制,搭建利益联结平台。鼓励科研单位与育种企业合作,成立育种联合体,组织联合攻关,整合育种各环节资源,让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和企业多方受益,形成利益联合体,有利推动种业创新性发展和种业成果创造性转化。
三、推进安徽省生物育种实验室建设进程,组建“江淮实验室”。相关单位要进一步认识建设安徽省生物育种实验室的意义,各部门通力协作,全力保障《建设方案》各项任务快速落地。努力把生物育种实验室建成安徽省种业创新策源地、“千亿斤江淮粮仓”种源保障基地、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江淮基地、合肥“种业之都”科技支撑平台。
四、组建省级种业集团,集合种业创新资源。以推动皖垦种业北交所上市为契机,组建省管国有骨干种业企业。聚焦做强现代种业、服务现代农业,打造全省种业资源整合平台、种业企业科技孵化平台、生物育种产业化平台和“育繁推服”一体化服务平台,在种业科研、繁育、推广、服务等领域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孵化专精特新“小巨人”种业企业,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省政协委员 省农科院研究员 龚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