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网络时代加速了物资的流转,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也使得废旧物品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而“废品回收”(规范称作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恰好解决了城镇乡村废品的收集处理再利用的问题。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带动社会效益起到积极作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一些大大小小的“废品回收站”孕育而生。
众所周知,城市生活垃圾(含可回收废旧物资)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严重公害之一,为了让不污染环境的工作不再成为污染环境的新措施,各地都有各自的做法。芜湖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以及出台的物资回收管理办法,就是在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废旧物品回收站”存在许多不容被忽视的隐患,成为了影响百姓生活和破坏营商环境的大难题。
一、存在问题。
1、门店设置较随意,存在诸多隐患。
生活废弃物产生于家庭,丢弃于小区。垃圾分类不到位给很多以拾荒者掏翻垃圾桶提供了机会。随意抛撒的垃圾散落在垃圾桶周边,物业清理不及时(垃圾清运一般一天两次),对社区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拾荒者收集到的可回收的生活废弃物资,因为是被丢弃之物,被污染在所难免,多半带有尘、菌、味。收购方(废品回收站)在小区门面(如环城西路海润小区周边、三潭音悦东门等,芜湖市分布数以千计)设置门店,并不可能做到日产日清,长期堆放,气味难闻,影响百姓生活;
抛洒滴漏,使得病菌得以蔓延,存在传染病隐患;因为内装废旧物品,店主无心关注门前卫生,门前三包工作大多不落实;随意堆放在外,阻碍交通且影响市容市貌;夏季高温期间,大量的纸质和塑料制品挤压,存在消防隐患。设置在人员密集的小区附近,大多经营场所都没有配备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对疫情防控也极为不利。
2、回收管理不严格,人员素质低下。
废品回收作为特种行业,有着明确的管理规范。然而实际上却是门槛低,管理差。从事此行业的人员大多是文化层次低,法律意识淡薄。只要认识称、会算账、有体力,基本就能干。技术含量不高。其中不乏无证经营现象。非法收购国家电力通讯铁路设施等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且不易被发现。偷税漏税情况也屡见不鲜。是监管的盲区。
3、多头管理难度大,监管未成合力。
根据2007年3月商务部颁布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再生资源管理单位商务、发改、公安、市监、环保、住建、规划等部门。未涉及卫健、应急管理(消防)、城管和社区街道。时隔七年,本部门规章已不能适应当下的工作需要,存在隐患的部分缺失监管。目前,有些地区也开展联合执法,但上述未列入监管范围的部门参与只是“友情赞助”,并不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以至于监管合力无法凝聚。加之废品回收站点过多,大大小小分散在小区和城乡结合部,不集中难以管理。各个部门单打独斗也效果不佳。
二、意见建议:
时下,芜湖正打造干净城市,环境面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得到了很大改善。整治废品回收站点是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1、严格准入准营,科学防范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生活废弃物资回收的行业管理,在便民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回收网点的布局,尽可能的远离饭店、医院、农贸市场、文化场馆和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以及小区门面、出入口等人群密集地。
在发放收购经营许可之前,请市场监管部门提前介入,劝导经营户远离小区及临街门面。请消防部门定期检查物资回收机构的消防隐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加大行业指导,对传染病相关问题应做到逐户培训,指导消杀灭菌,同时,让“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地落实。
发挥物业管理优势,充分利用物业加强对回收网点的安全性管理,严禁拾荒者在小区随意掏翻垃圾桶。对住户产生的可回收垃圾和物资,物业可设专门回收处,有偿低价回收,可根据所产生的差价,弥补物业资金不足。或以适当减免住户的物业费来激励住户参与垃圾分类,合理回收再生资源。
对废品回收点进行集中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审批,对不符合特种经营条件的废品回收站点不予办证;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对无照经营,擅自变更地址、一照多点、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对无证经营的废品站点坚决予以取缔;撤销现有的不规范废品回收站点。加强对废品回收人员的管理,对废品回收人员要进行法律知识宣传,使其知法、守法,对违法者要从严处理,使废品回收行业自律。
2、优化网点运营,减少环境污染。
着力解决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中的露天堆放问题,设立规范化运营的基层再生资源分拣站。做到日产日清,严禁超时堆放、占道堆放,门店存储量达三分之二既要开展无害化清运,力求回收物品不在回收点过夜。尽可能采取错时密闭运输,减少在运输过程中跑冒滴漏,最大程度保障环境。要同时还要进行卫生、环保、消防安全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废品回收站点的卫生脏乱、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3、出台相关细则,明确职责定位。
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科学评估物资回收行业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对环境的影响,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减少物资回收中间环节,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大科技创新融入,提高废旧物资回收、暂存、分类、处置、转运、利用效能。以公益化 盈利性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物资回收事业健康发展。
(芜湖市镜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农工党芜湖市委常委 芜湖市农工界别政协委员 谭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