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皖北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安徽的高质量发展。要因地施策定制皖北城市政策包,省级领导班子、相关厅局下沉到县市区,逐地听取意见建议、剖析短板弱项、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把地方需求和上级支持更加紧密结合,补齐皖北发展短板,推动皖北加快振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皖北发展,2008年首个“皖北10条”发布以来,15年里先后推出4个“皖北10条”,全方位支持皖北地区发展,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也明确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皖北全面振兴作为必须抓好的两件大事。尽管皖北在地理上承接东西、连通南北,但是,皖北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后一块经济发展洼地,亟待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为此,建议:
结对子,推进皖中皖南与皖北结对共建。沪苏浙八市分别与皖北八市深度对接、紧密携手,在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促进资本与项目对接、提升民生共享水平、开展干部互派挂职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激发了皖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议参照国家层面做法,在现有南北结对合作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指导省内其余八市与皖北八市进行“一对一”结对共建,为皖北经济社会发展等注入有力外部支持力量。
个性化,因地施策定制皖北城市政策包。打通需求与供给的不对称不平衡,最关键的要鼓励支持皖北地区城市“点菜”、省级相关部门“上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议继续发扬学习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省级领导班子、相关厅局下沉到县市区,逐地听取意见建议、剖析短板弱项、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把地方需求和上级支持更加紧密结合。
强示范,积极培育皖北乡村振兴排头兵。城市振兴离不开乡村振兴。2022、2023年,农业农村部2批次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中,我省绩溪县、潜山市、长丰县、黄山市徽州区、金寨县、黟县、芜湖市繁昌区、岳西县等8个县市区入选,但均为皖中皖南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推动“千万工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引路。建议加大皖北地区国家、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培育力度,通过粮食产能提升、乡村产业全链开发、绿色美丽乡村建设、农村设施服务改善、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等方面的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推动皖北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促进城市振兴。
多试点,支持开展有利于发展的创新。皖北地区虽然经济基础薄弱,但是通常市场潜力巨大,产业转型及升级的需求也更为强烈。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议在皖北地区设立长三角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试验区,激发皖北地域升级提升并发挥腹地广阔、资源丰富等优势,根据区域特点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定实施上先行先试,在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进行差异化产业布局,探索新发展格局在长三角腹地区域形成的有效路径。
广交流,着力提升皖北全面振兴领头羊。长期以来,皖北地区在发展观念上未能及时调整,没能主动把握住国家和区域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错过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节点,错失了经济转型的一些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建议加大皖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皖北地区与皖中皖南地区的干部交流力度,支持皖北地区干部跨领域、跨行业交流,“点对点”学习长三角以及省内先发地区先进理念,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实打实”地把先发地区先进发展理念更加直接地用于皖北地区实际工作中。
(省政协常委 吴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