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与当下流行的人工智能(ai)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能极大地增强文艺创作的深度、广度。”近日,省政协委员、安徽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黄凤霞正在扎实走访调研,精心打磨她即将提交的省“两会”提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创作者,黄凤霞长期以来十分关注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创新发展。2024年省两会期间,黄凤霞提交了《发展好地方红色音乐文化 助推文化强省建设》《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答复。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文艺方面也不例外,ai既有很高的先进性,也有它的优越性。”在今年的省“两会”期间,黄凤霞准备提交一份《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文艺事业发展对策建议》的提案。在黄凤霞看来,人工智能能够充分挖掘文艺创作的深度、拓宽文艺创作的广度、提升其丰富程度。
针对当前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对文艺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黄凤霞也有自己的总结,“人工智能通过精密计算、广泛抓取,能够实现快捷高效输出,这无疑会挤压原创者的生存空间;同时ai创作基本依赖大数据整合,作品同质化严重、质量不高,不仅对原创者构成侵权,还因缺乏真情实感和原汁原味,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性,影响文艺事业发展。”
为积极营造ai创新与尊重人类艺术价值的共生环境,黄凤霞建议,通过开设ai课程教育,让文艺创作者与ai科技拥抱创作,借助ai技术获得灵感,创作优质作品。此外,她还提出,应加强人工智能文艺创作法律边界界定,保护创作权。“对于模拟他人作品的情况,要标注作品出处;对风格近似或雷同的作品要显示数量,明确作品的复制比例,避免或减轻更多侵权行为。”
政协委员使命在身,履职尽责步履不停。自担任省政协委员七年以来,黄凤霞充分发挥文艺、教育工作者双重优势,聚焦文化艺术、音乐教育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交提案23篇。在黄凤霞看来,“只有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倾听一线心声,了解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和发展模式适合广大人民群众所需、所喜欢,才能总结出助力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创作出更多为时代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的高质量文艺作品。”
省两会召开在即,黄凤霞表示,作为一名文艺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将加强学习、扎实调研,广泛倾听一线心声,多提高质量提案,为推动我省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文图:江淮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