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勇闯改革新路│蚌埠:“谷”里聚势,“智”感世界-k8凯发

牢记殷殷嘱托 勇闯改革新路│蚌埠:“谷”里聚势,“智”感世界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2024-08-15 09:44:22 责编:何小龙 刘鹤

 

在位于蚌埠经开区的中国传感谷展示大厅,无人机侦测载荷、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等各类传感器产品琳琅满目。

小小传感器,沟通大世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蚌埠市就是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进入万物互联时代,该市再次抢抓机遇,依托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大院大所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聚力打造中国传感谷,推动传感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迈进,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

中国传感谷内展示的传感器产品。 孙言梅 摄

“进驻传感谷后,我们的发展不断提速,目前已有4条生产线,除了2条传统的工业领域压力传感器产线,还拓展了汽车用传感器产线和航空用传感器产线。”安徽森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博告诉记者。

安徽森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压力传感器的研发制造,总部位于上海,2021年落户中国传感谷。团队深耕传感器领域十多年,在敏感芯片、封装材料与元件、封装工艺、稳定性技术与稳定工艺、补偿技术与调试工艺、测试系统技术和工程化管理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的核心能力,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全产业链研发实力的团队。

“不久前,我们团队在国内首创的重掺soi硅压阻芯片获得国产化a级证明,该技术也在多项航空航天项目中得到应用。”王博说,在蚌埠市及蚌埠经开区大力支持下,企业顺利解决厂房、招工等问题,蚌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很快投产,成为团队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航拍位于蚌埠经开区的中国传感谷。受访单位供图

中国传感谷是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三谷”之一,按照“一谷三园多点”统筹布局。“其中,‘三园’即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科技孵化园、中央创新产业园,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多点’即各县区结合实际联动发展智能传感上下游产业,形成全市统筹、县区联动、协同发力的首位产业强劲发展态势。”蚌埠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传感谷有效整合了全市智能传感器领域各类资源,既充分发挥了蚌埠各方优势,又形成了产业发展合力。

为了满足各种类型的智能传感器发展需求,蚌埠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合作共建传感谷公共服务平台及示范线项目,建设温湿声类传感器工艺线、高温共烧陶瓷工艺线及传感器检验试验平台等9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设计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流片、工艺孵化等服务。

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刘晨 摄

蚌埠经开区还采用“1 53”厂房用地过渡发展模式,将传感谷1平方公里与经开区临港产业园53平方公里联动起来,传感谷所有定制厂房、标准化厂房均由政府代建,入驻企业可自主选择租赁和先租后购,有效降低企业前期运营成本。

在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改革举措下,中国传感谷建设蹄疾步稳,已累计建成产业空间超70万平方米,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上市企业2家,芯动联科惯性传感器、希磁科技电流传感器等技术水平达国内一流。中国传感谷跃升全国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园区。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上,省科技厅还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支持中国传感谷发展若干政策》,涉及加大投入、创新发展、人才引育、上市融资、海外发展等方面,旨在推动项目、企业、人才等要素资源集聚,支撑蚌埠立足中国传感谷打造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智能传感产业集群新高地。

如今的蚌埠,智能传感器企业正加速集聚。目前已培育北方微电子研究院、芯动联科、希磁科技、有家硅光、依爱消防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智能传感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智能传感产业相关企业有200余家,经济规模总量超百亿元。

(孙言梅 强飞)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