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20年亲临安徽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赋予的“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这一使命任务,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通过给牌子、给政策、给平台,推动基地高标准建设,引导产业高品质发展,大大激发了各地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培育的积极性。但仍存在新兴产业集聚“点状突破、局部崛起”,产创融合“供需失配、区域失衡”,企业成长性与持续融资能力总体不强等问题,需要重视解决。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提高三个认识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新常态,经济回稳压力与下行压力相持,新兴增长动力的孕育与传统增长动力的减弱并存,经济新形势要求各地必须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省委、省政府聚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徽实践,审时度势作出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的决策部署,自2020年开始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十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着力培育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为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下行压力下调结构的支点产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一流重要位置,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改革发展。数据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抓手和重要途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如果朝着17%以上的目标迈进,经济结构还将极大优化,结构调整必将成效更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必将全面增强。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需失衡制约下转方式的引领产业。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不少传统行业面临发展压力,很多行业增产不增收,保本或略亏运行。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推进企业全方位的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破除传统路径依赖,以创新的视野和方式,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模式从资本驱动、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型。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下促升级的先导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生产端推进技术创新和供给改革,有助于推动产品升级,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挖掘和引导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消除三大误区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先发地区固然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但同时,后发地区也有先发地区不可比拟的基础条件。对新兴产业的界定各个地方可以有所不同,但要防止一哄而起,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要动不动都讲十个八个。就大多数的产业而言,包括对一些新兴产业来说,它离不开传统产业,实际上是传统产业的一个升级,一个提高、一个技术进步。我们一些同志好像可以凭空地创造出若干个新兴产业,而且想用这个产业实现一步式跨越,愿望可能是好的,但实际上不是这回事。后发地区经济调整和转型具有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后发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创新潜能等比较优势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避免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甚至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高科技行业的专利。对照国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认定标准、行业划分,我们不难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非想象中的“高处不胜寒”,并非都需要具有重大技术突破。一些具有稳定市场、成长潜力和综合效益的企业,也可以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在省认定的新兴产业企业中,有一些企业虽然并没有高精尖的技术,但产品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范畴。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大型企业的专利。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提倡“战略性”、“新兴”,说明国家扶持导向非常明确,就是根据当前发展现状,预判某个行业、某个企业未来增长速度高于一般行业平均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此,扶持战略性新兴企业,不应局限于对大型企业的扶持,更应广泛撒网,按照“扶小扶微,大数法则”的思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比如,互联网企业具有占地小、科技含量高、与传统行业融合快等优势,应当给予更多支持。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完善四项设计
(一)在区域布局上统筹兼顾。目前我省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合肥占据7个,芜湖占有4个,淮北和马鞍山分别有2个,其他12个市均只有1个。就后发地区而言,迫切需要省里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打破“标兵越跑越快、追赶越来越难”的困境。省政府应综合考虑区域失衡发展的问题,在后续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认定方面,实行“两套评定标准”,发达地区主要以“量”为主,后发地区以“速”为主,争取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覆盖全省各地市。同时,对一些即期基础条件不好、增速不快,但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和趋势、具有良好预期前景的产业基地,先给“牌子”,明确“试用期”和考核标准,限期达标后再兑现扶持政策。
(二)在行业范围上与时俱进。早在2014年,国家就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划分标准,涵盖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领域。划分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主要目的应是按照“有扶有控”的思路、辅以“政府 市场”的支持措施,但也必须客观面对“政策相对市场具有滞后性”的客观实际。为此,省发展改革等部门要聚焦贯彻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安徽行动,聚力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布局、保障国家原材料战略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划分和认定上,突出围绕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以及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等,突出“调转促”导向,结合经济周期调整和新兴产业兴起,与时俱进地充实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类别和龙头企业。
(三)在政策扶持上靶向精准。政策、资金对培育产业、扶持企业具有“四两拨千斤”作用,但如果在扶持对象的认定、扶持方式的选择上不够严谨、不够科学,也容易产生“千金拨四两”的极大浪费。为此,一是要在扶持对象的认定上更加精准,严格审核、审慎评估,完善考核指标,重点建立财政资金支持效益评估,对常年靠财政资金过日子的企业,必须果断“断奶”;二是在扶持方式上更加精准,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经营方式、资产特征,分类制定扶持政策,将过去“为企业端菜”模式,转变为“让企业按需点菜”的模式。
(四)在人才支撑上构造“洼地”。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更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找准安徽定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五大优势”,加快建设“七个强省”,聚焦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协同发展,推进我省现代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在服务科学家和各类人才上狠抓落实,加快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全力抓好人才4.0版政策落地,推动“人才安徽行”等活动走深走实,构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资源配置体系,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创新的政策环境,培养、引进高水平研究开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工程,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吸引和培育聚集一批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徐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