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做好方言保护传承工作-k8凯发

重视做好方言保护传承工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4-07-22 10:13:51 责编:周晓东 朱媛

  “侬好”“老灵”“不响”……今年年初,现象级方言影视剧《繁花》热播让腔调十足的上海话引起热议。近年来,各地方言轮番出圈屡见不鲜,“一个字代表你的家乡方言”“用方言唱歌有多挠人”“方言表情包谁用谁知道”等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各地也巧妙地运用方言热词来盘活地域文化、带火地方文旅,方言成了夺人眼球的流量密码。

  方言是一个地区或社群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方言字词特别精准传神,像河南话的“中”、东北话的“整”、陕西话的“嫽咋咧”、山东话的“杠赛来”、重庆话的“不存在”、广东话的“猴赛雷”,即使在其他语言中找到了“平替”,往往也会韵味尽失。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和方言所处的层面、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人们通过普通话融入城市、通过外语链接世界,也通过方言回归故乡,将自我身份构建与远方故乡、儿时生活关联起来,以期在同质化的社群交际中树立起独特的文化标识。互联网上《我是云南的》《山东车牌歌》成为“洗脑神曲”并引发全网接龙效仿,其内驱力正源于对自身地域属性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方言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在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项目须以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作为载体表达和传递,其中,曲艺戏剧与方言的关系最为亲密。方言对地方戏声腔韵味的表达至关重要,失去方言,曲艺戏剧就失去了精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的定义当中,特别指出“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福州、厦门、苏州、北京等地将方言纳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利用方言元素打造地方文化名片。

  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文化的根脉。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通信传媒的发展,方言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科学保护我国语言文字,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5年启动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应用,截至目前共调查了1800多个点,范围涵盖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近130种语言方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并支持湖南省博物院建设国内首座实体语言资源博物馆。

  除了保护,还要传承。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营造多样化的使用空间是传承方言的关键所在。当前,有关部门、媒体、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极大丰富了方言的使用场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办了《神州之声》《香港之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等以方言为播出语言的频道节目;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两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30多种地方戏唱响全国;上海市民文化节沪语大赛吸引了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市民参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等地的中小学举办童谣说唱、方言讲故事、戏曲欣赏等校园活动;陕西、天津等地档案馆开展方言语音建档工程;一些企业推出方言语音大模型,以技术赋能方言保护传承。

  拥抱“方言热”,并非提倡只说方言。普通话作为全民通用语,在一些比较正式或有规定和要求的场合,应广泛推广使用;而方言作为区域性的交际工具,则适用于日常生活和非正式场合。例如,新闻播报用普通话,文娱节目可巧用方言;在校时讲普通话,放学后可讲方言;政府机关、办公场所讲普通话,公交报站广播、医院以及老年社群工作中可提供方言服务。准确把握普通话与方言“并存不悖、分而用之”的关系,能更好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语言之力。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19日 10版)

  作者:王莉宁(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研究员)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