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太平】晚清官商翘楚——黄山李振玉-k8凯发

【文艺太平】晚清官商翘楚——黄山李振玉
来源:黄山区发布 黄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4-04-28 22:07:09 责编:奚正喜 桑士宣 何怀光

他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清美洋行创办人;他是大清轮船招商局的主要创办人,书写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开篇;他荣获御赐“四代一品”。他,就是李振玉,来自黄山北麓的红顶商人。

钟灵之地孕翘楚

在黄山景区的东北部,耸立一座海拔1544米的峻峰。《周书异记》记载,“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的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曾在黄山修炼,采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得道后,众人望见黄帝于此峰巅乘龙飞仙升天,为纪念这事,古人将此山峰命名为“望仙峰”。望仙峰下有一座千年古村——沟村,一条流经望仙峰西麓的清溪绕村而过,给村子带来了仙山的灵气,沟村是钟灵毓秀,能人辈出。

李振玉,字朗民,号民珍,1815—1895年,生于安徽省太平县望仙峰下的望仙乡(现今黄山市黄山区耿村镇沟村)。村子是太平县与黟县的通道节点,也是黄山景区北路的旅游要道。村内有十余座恢宏的祠堂庙宇,数十家商铺作坊沿溪而设,私塾书院点缀期间,村西是水口庙建筑群,村东有关帝庙建筑群、松山寺建筑群,村头村尾二十多座牌坊沿路矗立,囊括了忠、孝、节、义的内容,村子古建筑鳞次栉比,历史文化沉淀极为深厚。自宋代建村以来,文风鼎盛,代有人出,不入仕则为商已成风俗。幼时丧父,由母亲谭氏含辛茹苦养大的李振玉,自小耳濡目染,接受身边文化的熏染,从小就树立远大抱负,他常把自己的大志向说给身边人听,旁人多不理解,十六岁仍没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在乡村闲游,乡邻和亲友开始嘲笑或叱骂他。他自思寸:这样困守故园,何日才能出人头地?于是决然整装,辞别母亲,先到苏州去寻找机会,多方碰壁,辗转流落到上海。正逢大清海禁初开,西方各国来华者云集沪上,上海成为中西交易的重要码头。李振玉凭借家乡优质茶叶资源,在上海开设茶栈,诚信经营,博得客户的信任,生意蓬勃兴旺,发展顺速,后把经营拓展到商业多方领域,包括与外商经营进出口贸易。李振玉在沪上商界名声渐起。

兵乱挺身遇鸿章

同治元年(1862)四月,李鸿章率领新组建的淮军,租借洋人的火轮,顺江而下由水路进驻上海,对苏南的太平天国军队实行围剿。当时李鸿章初到上海,对阵几十倍的太平军,形势极为严峻;李鸿章大刀阔斧的力于革新,“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雇请外国教练训练新式军队,装备洋枪洋炮,并迅速扩军,半年内由六千增至两万兵,大大提高了自己部队的实力。

李在扩军过程中得到了李振玉鼎力支持。当时,枪炮采购最为棘手,曾多批次向西方各国采购枪炮,不但价格昂贵,并多有质量问题,或属淘汰枪支,极不适用。李鸿章为此非常焦虑,于是委派手下干将四品大员潘鼎新专事负责枪炮采购,同是行伍的潘大人也缺乏与洋人打交道的途径和经验,也是一筹莫展,他经过多方打听,探得上海滩上有一位神人,名叫李振玉,不仅茶栈、钱庄、火轮海运等各路生意做的红火,还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李振玉经营的茶栈里,常是洋人和华商高朋满座,双方借茶栈之地谈的进出口生意,多是以货易货,但常是双方语言不通,亦或缺乏相互的了解和信任,李振玉经常站出来调剂斡旋,逐渐做起掮客的生意,并深得双方信任和倚赖。《馆田李氏宗谱》中记载“振玉以诚相感,西人重公诚实,凡与华人交易,必以公一言为断,於是名震中外”。李振玉帮中西商人搭桥沟通的过程中,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溢。

潘大人打探清楚后,期望这位“神级”人物能帮上自己大忙,于是认真写了份请柬邀李振玉来府上一叙。振玉虽然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交际甚广,但与官府来往不多。接到潘大人的客气相邀,也不知葫芦里卖的啥药,不敢怠慢,次日备了份厚礼,以弟子礼的身份如约参拜潘大人。双方略为客套,潘大人道明原委,提出让振玉代购枪炮一事。太平军攻入江浙一带,江南富商绅士纷纷躲避,齐聚上海。因沪上有外国人的洋枪队护卫,小股的太平军几次试攻均没奏效,但整个沪上还是被弄的人心惶惶。李鸿章率领六千破衣残枪的淮军进驻上海,并不被社会各界看好,特别被买办资本家及富户巨商所质疑,他们更相信戈登率领的外国洋枪队“常胜军”。振玉则不然,淮军来自安徽家乡,主帅李鸿章与自己同姓同宗,特别是那封潘大人言辞真挚的邀请函,让李振玉感到,能为淮军做事出力,发自内心的高兴。只是从没涉足过军火,并无十分把握,当即向潘大人禀明情况,表明竭尽全力,为朝廷、为潘大人效力的心愿。

辞别回家,振玉就积极行动起来,初涉军火确实颇费周折,好在洋商朋友多,没过几天,枪支的事情便有了眉目,经过加急快运,两个月不到,二千杆最新款式英吉利造长枪便送达李鸿章军营。因为以前多次购枪不适,李鸿章很重视这批枪支,带着手下一班干将亲临校场,经过试射,发现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非常精致好用,李鸿章和众将非常开心。潘鼎新见机上前一步,如是汇报了购枪经过,并挽着手从人群中牵出李振玉。李鸿章望着这位身材俊朗,眉目透着刚毅的汉子,听说既是皖籍同乡又是李姓同宗,眼神一亮,又听振玉讲愿劝说沪上商人尽力支持淮军,言辞恭谦诚挚,更是喜上眉梢,立马唤来文书,吩嘱即将上报朝廷的请功奏折中加上一条:李振玉逢国家有难,购枪既优且廉,有功于平叛,请皇上赐封县丞,官从七品。另发个正式官文给李振玉,成立:驻海上专办军械转运局,委李振玉专管。这之后,李振玉有了官方身份,正式做起了军火买卖。他的其它生意,也是如虎添翼。

李鸿章进驻上海的随后两年,淮军战事频繁,军队迅速扩充至七万多人,军火需求剧增,军饷吃紧。李振玉不仅认真完成李鸿章委派下来的军队采购任务,还经常发动上海富户巨商为淮军捐款捐物。自己作为表率,出巨资购新款洋枪一千杆,捐赠淮军。当时正值常州之战胶着状态,淮军用这一千杆新枪武装起来的洋枪营,对常州之战的胜利,起了极大的帮助。李鸿章对振玉品行忠义、行事高效的风格非常欣赏,对振玉于淮军的帮助发自内心的感激。替李振玉“邀恩保升知县,擢同知,仍归原省补用”。

兴国利民展才华

同治庚午(1870)年,潘鼎新升任云南巡抚,初到云南,励精图治,多次委李振玉以重任。振玉皆不遗余力,出色完成任务,深得潘巡抚的赞赏,向朝廷保举振玉升为知府,稍后李振玉因政绩卓越,得到朝廷特别嘉奖,御赐顶戴花翎,擢升道员。

同治壬申(1872)年秋季,李振玉谒见云贵总督岑毓英,提出治理云南十大方略,深得岑总督首肯,全部采纳,付诸实施,促进云贵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维护了边疆的稳定。丙子(1876)年,朝廷委派李振玉为南五省滇捐总局督办。振玉不负皇恩,三年筹银二百万余两。朝廷再次嘉奖,“恩保晋二品衔,以道员归原省尽先前继补,屡奉,恩旨交部从优议叙,追赠三代。”

早在1860年,李振玉与美商花马太共办清美洋行,振玉任买办(经理),以白银六万多两购买“飞龙”号蒸汽轮船,航行于上海——青岛——烟台——天津,从事旅客运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开创合资企业的先河。(《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李振玉长期与外商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兴办民族工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愿望,积极参与主持了大清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李振玉是轮船招商局筹划、创立和经营的主要人物,他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开篇作用。

大清海禁开放以后,水路运输迅速被洋人先进的火轮霸占,但凡粮食及国家战略物资都要依靠租用外国船只运输,严重危及大清国家安全。当时李鸿章、曾国藩等大清要员联合向朝廷上奏,以“自强求富,振兴工商,堵塞漏卮,挽回权利”要求成立国人的运输体系。
李鸿章在《试办招商轮船折》中陈述“会集素习商业、殷富、正派胡雪岩、李振玉等道员,同筹商议,意见相同。各帮商人纷纷入股……”。轮船招商局筹办初期,李鸿章邀李振玉及胡雪岩积极筹划,加快了招商局开局前的筹备工作。1873年1月14日,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李振玉任会办(副总经理),初期业务“承运漕粮,兼揽客货”。胡雪岩由于“畏洋商嫉忌”没敢入局。

创办轮船招商局的是那个时代一群绝对堪称精英的人物。包括“同光名臣”洋务运动的开创者曾国藩、李鸿章,有“中国留学生之父”美誉的容闳,淞沪沙船业巨商朱其昂,浙江富商胡雪岩,上海钱商李振玉,知府道员盛宣怀等。

以“自强求富,振兴工商,堵塞漏卮,挽回权利”而诞生的轮船招商局,对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社会发展史和近现代航运史、金融史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这一系列意义要等到130多年之后的今天,人们才会去发现、研究总结。(以上二段节选自《招商局与中国金融》王玉德编)

乐善好施获御赐

李振玉不仅功成名就,还乐善好施。光绪八年(1882),安徽爆发大水灾,他慨然捐银一千两,安徽巡抚卢裕禄将振玉捐赠义举奏报朝廷,朝廷下旨,赐建牌坊旌表其行,御赐“乐善好施”坊额。

光绪十一年,直隶省水灾,振玉再捐银千两,直隶总督李鸿章得知后,题匾对振玉表彰感谢;光绪十三年,河南黄河决堤造成数万人无家可归,振玉心系难民,又一次慷慨捐银万两,并制棉衣两万件,以济灾黎。河南巡抚倪文尉、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荃闻讯,纷纷写专册将振玉的恢宏义举奏报朝廷,朝野深受感动,再颁圣旨,御奖并赠“天语褒嘉”匾。武汉建太平宾馆,他捐银千两;南京建太平宾馆捐银百两;家族建祠堂,他捐银三千多两,另外赡养宗族孤贫,周济亲邻急难,见义勇为,毫无吝惜。振玉之前的上级云贵总督岑毓英,在得知他的诸多义举后,也写了篇《书李朗民方伯•御赐乐善好施额后》,作为对李振玉的褒奖。

四代一品名望隆

李振玉性格豪侠,广结善交,与众多权贵交往密切,同镶黄旗人、声名赫赫的果勇将军穆图善、漕帅梁肇煌、浙江巡抚加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的谭钟麟(谭延凯之父),倶通兰谱,结为兄弟。与闽浙总督、官至礼部尚书的许应骙结成儿女亲家。

李振玉年逾古稀定居沪上颐养天年,享年八十有一。死后“诰授资政大夫,晋封荣禄大夫,覃恩追赠三代,荣封四代一品”。上海道员蔡钧为其题写像赞。葬于上海龙华镇的朱家巷,置地24亩,建陵墓和祭祠等。五个儿子深受父亲影响,学习刻苦,行事认真,后来也分别做了县官、州官和大使。

帅杰


作者简介:帅杰,70年代初出生于新安江畔,在黄山西麓的山村度过少年时光。高中毕业后从事旅游和商贸,现居黄山北麓,一栋老屋,几畦园地,晴耕雨读,静静感受生活的美好。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