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越数千年生生不息,根柢在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华家谱源远流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家谱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的口传家谱与结绳家谱,至周代,实行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因应这种需要,国家任命史官专责修谱,(著名诗人屈原官任三闾大夫,即是为楚怀王修撰族谱的“谱师”)。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的编撰,是九品中正制这一官僚政治制度的基础,也从而将宗谱推向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及至唐代,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动,出现谱学史上的又一个高潮。有宋一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辉煌时刻,家谱由官修转而为私修,苏洵、欧阳修等文史大家的介入,宗谱的体例趋于定型。明清时期,家谱大规模普及,家谱的数量和质量达致巅峰。这些家谱中的一部分,历经兵燹和各种天灾,依然保存至今,珍藏于民间、各馆藏机构和海外,成为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民间修谱的活动一直未曾停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安居乐业,全国各地更是掀起了一股修谱的热潮。“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延续三代以上,继续影响当代人生活,并被赋予当代价值和意义的文化”。([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家谱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历史悠久且适应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华文化传统。
二、中华家谱的几个纬度
家谱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据粗略统计,共涉及历史学、文学、人口学、教育学、伦理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基因学、考古学、非遗、大数据,乃至宗教和风土人情等十多个学科和文化领域。
(一)家谱与中华民族家的观念
家是中华家谱的核心。
家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特点。中国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情怀,家是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
根据《史记》的记载,黄帝是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是同根同源的大家庭,据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二)家谱与中国人的信仰
宗教的要素包括信仰、情感、仪式和著作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有一种类宗教的功能。
宗教更多是一种情感,中国人的祖先信仰给后代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如果说春节、清明、中秋等节庆日是这一信仰的仪式呈现的话,家谱则是这一信仰的著作和载体。所以有人说,家谱是中国人的圣经。
(三)家谱与中国历史
“天地有三大书,曰经,曰史,曰谱”,“夫经,圣贤之谱也;史,帝王之谱也;而谱,我辈传家之经史也。”(清·张祚先)清朝方志学家章学诚说,“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家族非常全面的人物档案记载,并记述了其间的人口迁徙,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等,成为国史的补充和一个侧面。
从形式上来看,家谱继承了“二十四史”,特别是《史记》的纪传体形式。欧阳修、苏洵正是在纪传体基础上,最终制定了“欧式”“苏氏”的家谱基本体例。
(四)家谱与中国人的价值观
家谱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
一九四九年之前的家谱,儒家“三纲五常”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其价值导向是维护正统,为统治阶级服务。明清时期,统治者颁布告谕,如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康熙的“圣谕十六条”,雍正的“圣谕广训”等。
家谱漫长的发展实践过程中,家谱伦理思想的阐述层出不穷,如“家谱六不书”,如“九仪九诫”(尊祖、睦族、广思、尽孝、奉终、务学、谨行、修德、体仁,谓之九仪)(清·程文绣)。
与此同时,历朝历代家谱中所倡导的基本价值观,诸如爱国、齐家、孝道、尊师重教、扶危济困等,历久弥新,在当代仍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五)家谱与中华姓氏
中华泱泱大国,也体现在姓氏众多,《中国姓氏大辞典》共收录了23813 个姓氏。
姓氏是每个家族的符号,一种图腾,也是一部家族独特的历史。家谱的“姓氏源流”对家族的姓氏来源均有生动的记载。
姓氏也是一个文化符号,体现该姓氏群体独特的形象气质、性格气质与精神气质。
(六)家谱与地域文化和世家文化
家谱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体现在空间地理上,家族聚族而居,家族的思想观念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而他们的社会活动本身,又参与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他们互为联系,互为影响。
世家则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各地出现的有巨大影响力的世家大族。这些家族,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簪缨相替,在当地政经方面有巨大影响力,且家族内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家族文化。当地的各世家大族之间,又通过联姻等方式,构成血缘共同体,从而形成独特的世家文化(如安徽桐城地区张、姚、马、左、方家族)。
(七)家谱与家风家教
族规家训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精炼、警辟,具有强烈的教化功能。家谱旗帜鲜明的倡导“耕读济世、忠厚传家”“戒贪、戒色、戒赌”等,是几乎所有家谱的共同风教,有非常强烈的道德色彩。
(八)家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家谱独特的体例、篇章结构,及其宣纸制作、雕版印刷与线装书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九)家谱与全球华人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有深厚的寻根意识,而中华家谱本质上是一部关于各家族“根”的文献。
家谱对促进港澳台、东南亚及全球华人华侨的情感联系,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促进宝岛台湾的早日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作用。
三、家谱的哲学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人生三大终极之问,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哲学流派,答案不尽相同。
中华家谱圆满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我是谁?”中国人莫不有姓氏,姓氏即是一个人的家族符号,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符号,家谱对一个姓氏的源流均有记载。
“我从哪里来?”家谱清晰记录了一个人从始迁祖甚至是得姓始祖的血缘历史,直至上溯至源头——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
“我到哪里去?”家谱强调人伦关系,就是强调人的社会责任,让下一代孝敬尊长,孝敬祖先,以回报家庭的养育之恩,从而回报社会, 从道德层面完成自身人格和人生价值的升华。
四、家谱在新时代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一)培养爱家、齐家、育家、传家的新家庭理念
爱家,热爱家庭,尊重家人,家从来就是中国人心灵的港湾,爱家这一理念的升华就是爱国。
齐家:好的家是需要倾心营造的,重视提高家庭人员的素养,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和万事兴”。
育家: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是人生教育的第一堂课,家谱中留下的家训、家规、家箴是培育家风的良好教材。
传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诸如知识产权,股权,企业所有权等。有识之士更认为,优良的家风也是家庭巨大的财富,这是家族基业长青的根基。
(二)记录当代的社会历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这几代人,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参与者。我们的家谱编修恰好与此同步,我们要将其间的人、事,甚至是感受,以家谱独特的形式,忠实地记录下来。
(三)助力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的胸怀永远以天下安澜为己任。中国人家的观念包含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小家,家的放大就是全球、全人类。 儒家经典《礼记》,早早就为我们描绘了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这种理想,也就是新时期大力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五、中华家谱发展的现状
(一)抢救性修谱
大部分家族家谱系统性编修均中断于上个世纪早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朱熹曾言:“三代不修谱,是为不孝”;按照“三十年为一世”或“二十五年为一代”的说法,其间已历四代以上。家族人员星散,资料失传,如果再不纂修,多数家谱恐再无续修的可能。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组织重修家谱。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资料不全,且经验不足,此轮修谱可定义为“抢救性修谱”。
(二)民间自发修谱热情高涨
此一阶段家谱编修,完全是民间自发所为:
1、组织机构自发成立。骨干人员号称“三老”(又称“三驾马车”):“老干部”“老板”“老师”,他们自觉担当起编修的繁重任务,号召动员,筹措资金,搜集资料。
2、参与编修工作的人员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修谱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参与者均能相互尊重,相互协商,体现了良好的民主素养。
3、修谱资金的来源,主要源自家族人士的捐赠,资金的管理公开透明有序。各家族基本都能做到家谱续修结束后尚有盈余,有的甚至成立基金会,用于助教济困。
修谱热情高涨,也体现在年轻人的热情参与,他们用其财富和所学,在运用互联网进行家族资料的整理,家族文化的挖掘,讲好家族故事等等方面,奉献自己的智慧。在续谱活动结束后,这股热情依然不减,在不断研究家族文化的基础上,向地域文化研究和文旅融合的方向发展。
(三)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标准
修谱工作涉及人员组织、资金管理等等方面,更牵涉多学科专业知识,受制于各种因素,目前编修的家谱水平总体偏低。
导致这一情况的深层原因:1、缺乏对中华传统家谱的理论研究;2、缺乏家谱标准的制订;3、缺乏专业文化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参与。
(四)人文素养严重不足
很多家谱只是简单的花名册,甚至包括主体的序文,也是文辞简陋,更遑论思想性、艺术性;人物传赞,也只是事实的堆砌,缺乏对人的精神的提炼,更不用说对时代精神的把握。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家谱的质量,影响了家谱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的发挥。
六、家谱与宗亲组织的本质区别
这些年出现了很多宗亲组织, 成立的初衷或许是为了增进宗亲感情,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愿景,不少此类组织最终为利益裹挟,蜕变为变相的“名利场”,有些甚至因为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而被管理部门通报取缔。
家谱编修组织则有明确的任务和使命,这是家谱编修组织与宗亲会的本质区别。
七、家谱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其挑战
(一)家谱的主体是家族,家族从某种程度上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中国已全面跨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家族存在发展的社会土壤已发生根本变化。
(二)传统家族的特点是聚族而居,其标志是乡镇、村落,人口基本不流动。今天,大多数人口集中居住在城市,工作在企业,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构成了新的生活场景。
(三)传统社会流动性差,而今,随着飞机、高铁、高速公路的普及,人口流动频繁快捷。更者,互联网的出现,消除了时空限制,社会形态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四)商品社会注重利益,利益代替亲情,在利益面前,亲情变得脆弱,甚至被边缘化。
(五)教育的普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人们的法律意识、契约意识、人权意识大为增强,对强调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形成巨大冲击。
这种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作为脱胎于传统社会,带有传统文化深深印记的“家谱”,其根源已面临巨大的危机与挑战。
八、立足新时代 创立“新家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顺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中华家谱在指导思想、内容体例、方法手段上,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中华家谱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旗帜鲜明的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作为“新家谱”的指导思想。
(二)充实新的伦理观念,例如,人伦关系不特指血缘,也可以是经法律认可的“领养”“认养”关系。
(三)家文化不等于祖宗文化,兄长文化,也应重视婚姻文化,亲子文化,在尊老尊长的同时,也要重视人的平等,提倡男女平等。
(四)传统孝道,讲究顺从,甚至盲从,今天在强调尊老爱老的同时,亦应注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要上升到人的基本情感寄托,人性感恩,人性关怀的高度。
(五)建立家谱数据库,利用大数据,让当下编纂的家谱,动态更新,常态化编谱;在世家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建立世家数据库。
(六)制订家谱编排规范,从而提升家谱编排的质量。
(七)编写小家谱,由家族聚焦自然家庭,在保留家谱元素的同时,重点对家族人物、故事重点摹画,增加创业、大事记、活动等新的板块。
(八)将中华家谱蕴藏的内涵,在新的语境下进行演绎,开发出为广大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新家谱产品。
(作者为安徽润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家谱研究中心主任 房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