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省政协谋要事、干大事、成益事,以高质量协商、高水平建言服务‘三地一区’建设,为地市政协履职作出了示范引领。”1月21日,参加中共界别分组讨论后,省政...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特别是去年出台《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彰显了安徽在新时代深化农村改 ...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提出,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的全域旅游发展 ...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先导力量。2024年9月,省发改委公布了2024年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拟筹建名单,合肥五大未来产业先导区入选,而这背后离不开合肥市政协的倾力推动。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
六尺窄巷,宽在礼让。2024年,省政协举办月度专题协商会,建言用好“六尺巷工作法”等有效方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共同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这也是省政协委员、台盟省总支副 ...
“过去一年,省政协谋要事、干大事、成益事,以高质量协商、高水平建言服务‘三地一区’建设,为地市政协履职作出了示范引领。”1月21日,参加中共界别分组讨论后,省政协委员、铜陵市政协...
“聆听了省政府工作报告,我感觉到这份报告为全省上下交出了一张倍感亮眼、倍受鼓舞的成绩单,谋划了一幅倍具动能、倍增干劲的施工图。”省政协委员、合肥市第八中学副校长蒋信伟听完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措施有力、振奋人心,在2025工作中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多条举措。”1月21日,省政协委员、滁州市财政局副局长葛德军谈到政府工作报告,便说起自己在此次两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生产、传播的方式、途径等环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消费文化产品的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强与科技、旅游融合,探索文化新型业态以及传播途径,是摆在文化 ...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11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印 ...
“如徽文化、非遗民歌、地方戏曲如庐剧、黄梅戏等,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采集、记录与保存,确保文化根脉得以延续。”1月19日,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田雅丽谈到当天上午的常委...
“我是一位来自皖北农业大市阜阳的高校教师,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建立皖北绿色食品研究院的建议。”1月19日,省政协委员、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城乡建设学院院长韩亚超走进两会访谈室,他告诉...
“随着中医药不断创新发展,当前老百姓对中医药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中药制剂单调陈旧、口感较差、携带不便,中成药又不能准确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思想。”1月19日,省政协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抓好产业融合。”1月18日,在委员报到现场,省政协委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营商环境呈现向好向优的态势。”1月18日,省政协委员、安庆市新联会会长汪姜峰在接受...
“要将硒资源变硒产业”。在皖南地区,广袤的土地拥有大面积宝贵的富硒土壤资源,相较于其他富硒地区,具有更突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战略机遇优势。
“研学旅游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省两会上,周典静准备聚焦“推动安徽省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提出提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就业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人们越来越看重能否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文化共鸣’和‘精神满足’。”1月18日,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方中传走进两会采访室,他告诉记者,自己作为一名文化界别的委员...